当前位置: > > 广东 >

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孙晓辉特聘教授团队2025年招收副研究员

信息来源: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4-09 17:53

一、院所介绍

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源于1984年创立的结构与市政工程系,是深圳大学最早开展本科教育的学系之一,师资队伍由清华大学对口援建。学院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专任教师117人。其中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,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,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,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,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人,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,深圳市“鹏城学者”3人。97%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,所有教师均来自国内外名牌大学,74%以上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。

在科研平台方面,学院拥有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(Underground Polis Academy,UPA),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教授领衔。研究院秉持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原创性贡献的宗旨,致力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目标,立足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土地资源利用的高效途径。并依托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,开展工程建设余泥渣土等大宗固废资源化研究。

二、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介绍

孙晓辉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助理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,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,注册岩土工程师,美国注册岩土工程师(PE)。深圳市地铁地下车站绿色高效智能建造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,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,深圳市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。长期从事环境工程、工程材料、岩土工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,专注于余泥渣土等大宗固废资源化、固化/稳定化技术、智能化-功能化先进材料等研究,获国际隧道协会(ITA)2021年度超越工程奖(中国首次)等。

孙晓辉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团队研究方向:

1、余泥渣土、工业固废等大宗固废协同资源化。

2、余泥渣土基功能化先进材料。

3、污染泥质风险控制。

三、岗位及工作内容

1、协助执行课题组项目,包括项目组织和管理,研究内容的研发,发表创新学术成果等。

2、协助课题组日常科研事务,包括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,组织学术会议等。

四、应聘条件

1、国(境)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博士毕业生;

2、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。

3、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,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。

4、具有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;

5、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。

6、具有相关专业学习背景者优先考虑,如固废资源化、环境工程、环境科学、化学、环境岩土工程、工程材料、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。

五、聘期待遇

享受深圳大学副研究员待遇,享受深圳大学“五险一金”、误餐补助和体检等福利待遇。工资实行年薪制,由深圳大学人力资源部按月发放。具体工资待遇根据学历、研究经历等确定,年薪29万至38万之间。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的,计发年终绩效奖;可在深圳市落户,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。表现优秀者可根据预聘-长聘制教师聘任程序申请教师岗位,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。

六、应聘者请提供以下材料

(1)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。

(2)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,面试请准备如下材料给专家组审核:

1、个人简历

2、学历、学位证明复印件

3、科研成果复印件(论文论著、专利等,PDF版本)

4、其它能够说明科研能力的材料

七、应聘程序

1、请将上述材料发到sunxiaohui@szu.edu.cn孙老师,标题请注明“应聘副研究员+姓名+ ”;

2、经初筛后进行面试,面试期间应聘人员可参观实验室、了解各课题组的科研情况;

3、面试结束后经学校审批后通知是否同意聘用,应聘材料将予以保密;

4、本招聘长期有效。

应聘岗位请前往:

http://zp.szu.edu.cn注册,选择专职研究人员招聘类型进行简历投递。

原文出处:

https://hr.szu.edu.cn/info/1141/8119.htm

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”的文/图等稿件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,请与我们联系。邮箱:shuobojob@126.com。

微信公众号

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

硕博社群

更多社群>

Baidu
map